數學繪本的精彩課堂~數學與閱讀的結合 副校長整理
大部分的人都認為,學數學必須要背很多公式,做很多計算練習。其實,生活中處處可發現數學的美,例如高鐵、電影院的坐位號碼都有規律可循。數學可以培養邏輯思考、推理探究、問題解決等能力。不過,數學真的只能透過課本、習作、參考書來學習嗎?事實上,在圖文繪本中,也能看到與數學有關的故事和想法。
很多圖畫故事書含有數學元素,讓人覺得數學有趣又有用。這類的繪本,很適合從幼兒園到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逐年閱讀。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,學童會接收到許多抽象的觀念,如果能透過兒童文學把數學的觀念或想法,以故事脈絡及圖片呈現,用更多學童熟知的語言來表達,就更能讓學童感受到數學真實存在生活裡。
數學繪本透過不同的生活事件來引導學習某個數學概念,也可將數學概念連結兒童的生活經驗。數學繪本充分展現生活的應用和關聯,提供數學的思維和視野,它可用來培養學童的數學素養。因此,數學繪本是:
1.具有親和力且輕鬆的數學教材; 2.加強數學概念溝通討論的工具;
3.連結數學概念和生活情境的教材; 4.提供傾聽、寫作及討論數學概念的機會;
5.在有意義的情境中運用數學知識; 6.改變學童對數學的看法;
7.擴展學童的數學知識。
推動閱讀教育是本校課程發展的主軸之一,但是一般人談到閱讀教育只聯想到語文課程。美國數學教師協會在2000年公布的<學校數學的原則和標準>也建議學生應該有更多的閱讀、寫作、討論想法,並且在真實世界脈絡下學習數學想法。在教室內整合兒童文學,使閱讀成為一種溝通的形式時,學生會在不同的文章脈絡中看到數學的存在。故事的結局也可以是開放的,允許學生繼續建構故事線,以便發展符合他們自身情境的數學問題。甚至可假想情境改變,故事的走向又會如何轉變等。
12月22日下午邀請家長觀課的「數學繪本的閱讀與教學」,本校嘗試將閱讀繪本與數學概念結合,讓天性喜愛故事的兒童可以多一種學習數學的方式,讓兒童在有意義的情境中運用數學知識外,數學圖畫書在教學現場上更提供兒童聚焦討論的機會,讓兒童感受數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,常常看得見、說得出、甚至摸得著,而且回應這些問題並沒有太大的困難,相信他們對數學的觀感會有大大的提昇。